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书籍

太和县:推进网格化管理 打造“智慧安监”

时间:2021-03-19 来源: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安监”平台,积极推进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一是建设好一个平台。通过建设“智慧安监”平台,打造安全生产“云数据中心”,对全县录网企业档案管理、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点管理、应急资源普查和移动执法检查等业务进行实时、动态掌控,实现了县、乡、村业务一体化。

  二是合理划分网格单元。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原则,科学设置网格层级,细分区域和行业网格,共划分县、镇、村三级网格,行业网格25个,区域网格32个,村级网格314个,企业单元2500多个,并明确各网格责任人、网格员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

  三是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工作标准和规范。编制《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风险点评级办法及报送流程》、《网格员工作手册》,明确了网格员工作职责,制定各类巡查检查表53个,对25个行业领域43类生产经营单位,制定风险管控规定,并实行差异化管理。

  四是紧紧抓好队伍建设。为满足基层监管工作需要,我局聘用314名“一村一警”为村级网格员,负责辖区内风险点查找和巡查工作。并按照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发放工作津贴。截止目前已发放村网格员津贴88万余元。先后举办200余场宣讲与培训,8000余人次接受培训。

  目前,“智慧安监”平台已入库单位2523个,风险点9623个,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真正实现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得到有效落实。2019年,我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7人,同比分别下降61.5%和58.8%。2020年1-3月份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二、完善监管执法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按照严执法,重处罚的原则,2019年,我县共组织执法2895次,发现隐患7898条,整改7806条,取缔非法违法企业5家,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企业3家,处罚35起,罚款258.38万元,实际收缴258.38万元。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和二零”,即依法查处率100%、行政处罚执行率100%、违法案件结案率100%,行政复议零撤销和行政诉讼零败诉。今年1-4月份,共处罚2起,罚款21.44万元。

  一是规范执法检查程序。按照《安全生产执法程序规定》、《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手册》,制定出台《太和县应急管理局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13项制度规定,强化执法权威,增强执法刚性。

  二是做好精准执法,确保执法成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突出安全监管薄弱环节、发生事故单位、群众举报事项等重点内容,组成由局分管领导、执法人员和专家参与的综合执法检查组,深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会诊式”综合检查,切实提高执法精准度。案件执行上重视闭环,将违法行为的纠正和隐患的整改当成案件执行的结点来抓,问题和隐患整改不到位,坚决不予结案。

  三是积极开展案卷评查,提高执法案卷质量。经常组织股室间案件评查和业务研讨交流,县内积极参与司法局组织的全县执法单位案卷评查,评查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市统一组织的案卷评查互查中,获得综合成绩第一名。

  四是持续提升执法保障。为各执法组配齐移动执法终端、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并相对固定安排3辆公务用车保障监察大队执法检查,确保执法检查工作有效开展。同时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五是加大执法考核力度。严格执行执法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加强执法数量和质量的统计分析。实行年度考核结果与执法工作成绩相挂钩制度,对完成任务的各执法组所在股室和优秀执法个人,落实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比先进、优先安排休假、优先安排外出培训等“四优先”激励措施。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完善源头防范机制,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安监”建设和基层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原文链接:http://yjt.ah.gov.cn/cdpa/jyjl/141147521.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