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一网一会两中心”转化桥梁 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时间:2024-07-20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7月17日出版的《河北日报》,刊发《搭建“一网一会两中心”转化桥梁 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文章,就省科技厅推动的“一网一会两中心”有关工作进行专版报道,以下为全文。
搭建“一网一会两中心”转化桥梁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今年5月28日,“科冀强企”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在石家庄成功举办。6月5日,河北科技成果直通车——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在张家口市举办,现场来自京津冀的高校院所推介了132项优质技术成果和创新团队,各金融投资机构发布了科技专属信贷产品17项、科技保险组合产品19项、科技投资基金2项,6个项目成功签约。该系列活动的举办,是省科技厅持续为科技企业对接科技资源,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又一举措。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为落实省科技厅工作部署,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进行了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围绕“抓党建、强业务、增劳务、做服务”思路,依托“一网一会两中心”(省科技成果转化网、省技术市场协会、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成果转化网络,以“四库”资源推进“双向”对接,用“三本台账”促进成果转化落地落实,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上半年,共汇聚成果专利12万余条,发布新技术724项、创新需求发榜242项,组织转化活动42场,促成意向或签约95项,有力促进了优质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为新质生产力。
搭平台聚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日,一场对接沙龙活动在线上开启,衡水震泰隔震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现场淘到了“宝”。
“我们公司目前正想要推出新产品,但由于没有工程橡胶在输变电、化工行业的减隔震领域的技术,研发进展非常缓慢。”公司负责人说。
一筹莫展时,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心”)举办对接会,送来“及时雨”。
对接会上,企业负责人说需求,北京化工大学专家谈技术,不断擦出合作火花。“盼了多年,成果终于有机会落地转化!”北京化工大学专家欣喜不已。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
今年以来,中心不断完善成果转化体系,打造“一网一会两中心”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形成涵盖成果评估评价、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合同登记、科技金融服务、法务财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6大类的全流程成果转化服务。
依托“一网一会两中心”,中心组织工作人员一方面赴各园区、孵化器,深入一线了解市场变化、企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联建转化中心、成果输出基地等形式,与省内外50余个高校院所形成稳定合作,每周常态化发布技术和需求,加速成果转化对接。今年上半年,共发布新技术724项、创新需求发榜242项,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汇聚成果专利12万余条。
此外,中心与湖北、江苏、山东等全国15家技术交易机构形成交易信息联合发布机制,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形成转化项目联合挂牌制度,联合推介项目和发布交易信息419项。
一手牵技术,一手连市场,在中心的牵线下,石家庄长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燕山大学“牵手”,共同攻关高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石家庄圣启科技有限公司与省科学院自动化所不断互动对接,将在机器人视觉研究方向展开合作……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3年,中心组织各类对接活动108场,促成意向或签约599项。
“我们服务企业创新不仅是从对接到签约再到落地的转化进程,还会派专人跟踪企业成长发展情况,记录各项增长指标,形成工作台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壮大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质量,中心从成果展览展示、成果评价登记、技术合同登记、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专项评估评审和创新券兑付审核等各方面服务成果转化。上半年成果展览展示接待参观1000余人,完成成果评价20项、登记科技成果1390项,对各市申报的31个科技创新券项目进行了审核,组织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2次、大型仪器培训1次。2022年至2023年,河北科技创新展示服务大厅展馆共接待来访参观7500余人次,完成成果评价146项、登记科技成果6095项,对各市申报的400余个科技创新券项目进行了审核,组织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大额技术合同核查、大型仪器业务培训等10余次。
抢机遇促互通,京津冀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5月28日,由省科技厅主办,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科冀强企”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会在科技大厦举办。
对接会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资源和银行、保险、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代表齐聚石家庄。
“桥梁”是被提及频次最高的词。
“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个对接会竟有这么大收获。”北京埃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立平直言不虚此行。
北京埃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在微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型企业,自主研发了国际上首款1.5微米以下全直通孔微球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优势。
“本轮计划融资1800万元。在这场对接会上,我们和多家投资机构建立了联系。”付立平说,目前,他们正在廊坊建设厂房,负责微球技术的研发和验证、二氧化硅微球的生产和销售。
受益的不仅是付立平。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转移转化,是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中心不断加强京津冀成果转化合作,多渠道汇聚优质成果,持续与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技术交易所合作,发挥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资源优势,每周2—3期常态化发布京津冀技术成果和企业需求。
多形式举办联办各类对接活动,先后举办“科冀强企”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先进算力应用场景首场中关村沙龙对接活动等京津冀对接活动18场,协办中关村“火花”活动6场,与京津互推技术成果171项、路演项目56个。
搭对接平台,牵合作“红线”,截至目前,省展示交易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技术交易所、南开大学等省外高校院所联建成果转化中心5家,在省内高校设立成果输出基地17家。今年上半年又新建了“驻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河北联合转化中心”。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软实力,依托省科技厅设立的成果转化创新智库,联合北科智库、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还组织设立了“北京北科科技智库河北研究中心”,围绕推进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和科技领域标准化建设,开展“河北成果转化链关键问题梳理调研及构建京津冀产学研一体化协作模式路径研究”等课题研究4项;完成《京津冀区域间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等调研报告2篇;申报“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分级规范”省地方标准1项;正在编写《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腾飞的十年》等专著3部。
众人划桨开大船。中心已汇聚京津技术成果4.9万条,联合推介京津冀优质技术成果225项、技术交易项目194项,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跑出“加速度”。
培育专业人才,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5月8日,2024年京津冀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北京开班。这是今年首场京津冀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来自京津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57名技术转移从业人员参加培训。
技术经纪人是连接技术和市场的纽带,承担着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等任务,日益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的主力军。在业界,他们被称为科技“红娘”。
当好“红娘”,并不容易。
“完整的技术转移转化过程相当复杂,由于门槛高,该行业的从业者相对稀缺。”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该中心改变以往技术转移人才单一培养的模式,打造“基地+教材+职称”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筛选产业特色突出的培养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常态化、梯度化的初、中、高级技术经纪人培训。
从科技成果评价到知识产权运营,从需求挖掘分析到参与买卖双方议价,培训班上,学员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以前做工作摸不清门道,拿着成果对接过很多企业,几乎没有成功的。”培训班很多学员说,培训班邀请了行业专家,推出实训课程,用典型案例进行实操演练,提升了他们促成技术交易的实战能力。
参加过两次技术经纪人培训班后,燕山大学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郝连旺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经纪人。
汽车桥壳是汽车底盘上的关键零部件,承载大,强度刚性要求高,重量要求轻量化。
过去,汽车桥壳主要采用铸造和冲焊方法,能耗高、利用率低,产品还有漏油、断裂现象,多年来汽车桥壳行业一直在寻求先进的替代技术。
在一场政校银企对接合作“直通车”活动中,郝连旺发现了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的难题,开始与学校对接。培训班上学的知识,让他在对接政策、落地转化的过程中,处理得游刃有余。
走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机器轰鸣,一根根管坯经过多个工序后,变身为一个个汽车桥壳。
“我们采用这种新技术一年来,大幅度提高了汽车桥壳承载能力和质量水平,而且解决了易漏油和易断裂问题,生产过程以循环水为成型介质,实现了零排放。”该公司董事长杨芝宝说。
如今,经过培训考核,像郝连旺一样,一批技术经纪人活跃在高校、科研院所与市场之间。
石家庄铁道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张建超成功撮合了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广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双方就页岩陶粒项目的改良与应用达成了共识;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王阳,为学校光伏板组件研发技术找到了市场……
近两年,中心共组织完成常态化初、中级技术经纪人培训10期。今年上半年完成初、中级技术经纪人培训4期649人。
为激发技术经纪人从业热情,2023年,河北省突破性地将技术经纪人纳入工程师职称序列。在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的指导下,中心全程参加技术经纪人职称设置调研、方案制定、申报材料组织、评审文件制定、首次职称申报及评审等工作,起草《关于技术经纪专业职称的调研报告》《河北省工程系列技术经纪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等文件。
今年上半年,中心还开展了技术经理人、科技咨询师联合培训,技术经纪职称评审专家共用,探索推进成果评价监督机制,共培训跨区域高级技术经理人57名。
“培训机制不断完善,技术经纪人的身份也越发具有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技术经纪人进企业、入校园,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在省科技厅的领导下,中心将不断深化完善成果转化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一网一会两中心”作用,特别是充分利用河北省技术市场协会汇集资源和行业自律作用,坚持汇聚资源强交易、协同内外做转化、提质服务促发展,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需求和促进全省主导产业发展,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落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hbkjdt64/310601/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