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管理

广东推出豇豆绿色生产技术可降低90%病害

时间:2024-07-20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南方日报讯(记者/邵一弘)全新绿色生产技术方案问世,为豇豆生产成本与食品安全找到新的平衡点。日前,该技术的现场观摩交流会举行,吸引来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海南省农科院蔬菜所等机构专家齐聚湛江现场。

  该技术方案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称“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下称“蔬菜所”)、省农科院湛江分院主导完成,蔬菜所所长谢大森介绍,本次示范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集纳全国多地核心技术,使豇豆病害发生率下降90%,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

  综合全国防控技术新成果

  豇豆在广东俗称豆角,在南方有广泛栽培。长期以来,其病虫害多发困扰产业发展,防病治虫又易因施药不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十余年来,全国多个科研院所致力于攻关解决该矛盾,推出各类防控措施,成效各有长短。

  豇豆病虫害发生因素复杂,传播媒介多样,集成各项技术并非简单地尽锐出战,如何使其协调配套,互不拮抗是技术关键难点。一年多来,谢大森与团队调研了海南、广西、贵州等地的豇豆绿色防控试点基地,综合省内外植保专家的新成果,引进防虫网、新型包衣剂、菌剂、绿色农药等新技术及“蔬菜小喇叭”智能化管理系统,形成“高效不费钱、优质不减量”的豇豆绿色生产新模式。

  “我们在豇豆标准化试验基地设立了3米高全围网,有效阻隔了蓟马、斑潜蝇等虫害的侵入;整地时结合施药采用种子包衣,有效控制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两种新型菌剂则有效防控了豇豆根腐病的发生。”省农科院湛江分院主任沈卓博士介绍,“该技术还利用‘蔬菜小喇叭’实时监控空气、土壤温湿度,合理安排施水肥、打药等各项进程”。

  成本亩产与市面行情接近

  7月初,新技术在湛江豇豆收获期迎来“大考”。经测算,示范基地与两对照组相比,蓟马、斑潜蝇等虫群数分别减少了80%和90%;防虫网+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使豇豆病害发生率下降90%;示范过程中用药量减少了60%,用药间隔期延长了1到2倍,农残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此外,示范基地几个不同的豇豆品种亩产在1800—2500公斤,每亩成本约5000元,湛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数据与当地行情接近,具备向全市示范点推广的条件。但在谢大森看来,技术从完善到完美尚缺一块拼图——品种。

  “在满足农残检测合格率的条件下,本次试验品种亩产差异较大。”谢大森说,“下一步,我所将精选纱网小环境的豇豆品种,加快优质、抗病、耐虫、耐弱光新品种选育;同时优化栽培管理技术,调整防控措施,在产品农残检测全部合格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4571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