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勠力同心共奋进 乘风破浪再扬帆

时间:2021-03-19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作者:佚名

  2019年3月15日,梧州市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开启新的航程。在自治区应急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梧州市应急人勠力同心、风雨兼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及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探索创新“1+2+3+4”模式,不断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两年来,成功应对了88次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重要时段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树牢“一个理念”,夯实安全生产坚实基础。梧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坚实基础,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到全面落实“三个必须”,从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地见效,从成立17个安全生产专项委员会到修订《梧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规定》,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全市不断明晰职责、压实责任,筑牢底线思维。同时,梧州市秉持“安全发展”这一中心思想,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宣教格局,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公共场所、进农村、进社区,通过推动“1+3+7”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法持续营造良好的安全宣教氛围,该工作法被《全国安全生产简报》报道并全面推广。

  两年来,实现了“十三五”较大事故平均数起数同比“十二五”时期下降43.2%,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深化“两个联动”,持续优化应急管理机制。一是深化应急救援“部门联动”,强化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有关成员单位的协同能力,制定自然灾害灾情报告、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物资调拨、衔接协调联动、森林防灭火协同、防汛抗旱职责分工等8项制度,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统”与“分”、“防”与“救”的关系,在防灾减灾管理、数据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联动、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着力提升应急管理保障生命安全的质效。二是深化珠西经济带联动,持续推动建设珠江-西江(梧州)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中心。搭建防灾减灾预警监测平台、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和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对地区救援装备、物资、技术资源等进行统一建库管理,尽快形成珠江-西江流域应急救援一盘棋、一张网,构建上下联动、统一指挥的应急指挥网络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持续推动粤桂防灾减灾救灾深度合作。

  

  

  ——完善“三个体系”,建立健全议事协调制度。一是设立梧州市应急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立由市应急委统筹协调,19个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各负其职的救援机制,切实理清“统”与“分”的关系;创新制定《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赴现场处置突发事件若干规定(试行)》,明确市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持续推动责任落实。二是健全防汛抗旱三级责任体系,坚持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的防汛防地灾责任制。开展防汛防地灾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掌握预报预警防御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灾情会商研判,加强灾害损失评估,及时转移安置群众,确保安全。三是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行政首长、部门分工和经营单位三级责任制。抓细抓实安全防范措施,深入开展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强化队伍实战演练,严格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做好应急处突。两年来,实现了全市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同比48%;成功应对处置2019年“6·26”苍梧六堡洪灾和“12·5”狮卧山森林火灾等突发应急事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推进“四大行动”,构筑防灾减灾铜墙铁壁。一是着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专项行动,建立完善10个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共549个,开展演练4000多场次,参与演练30多万人,全面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基础。两年来,充分发挥预案和指挥机制作用,成功应对了60起森林火灾、20次强降雨、4次台风,均实现无人员伤亡。二是开展烟花爆竹转型升级行动,同时通过“三个精准”(精准施策、精准宣传、精准扶持),统筹推进梧州市原有的24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退出并转型升级,该做法获《全国安全生产简报》报道并推广。三是持续推进“一面墙”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加强协作、派出服务、专家指导和挂图作战等四项举措,全部排查整治“一面墙”矿山安全隐患,有力服务推动矿山企业整改升级,实现了梧州市“一面墙”矿山企业获批复产数量名列全区第一,统筹做好了疫情防控、企业复产复工和安全生产工作。四是开展综合减灾队伍建设专项行动。加强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强化灾情报送工作,明确梧州市1450名灾害信息员;积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目前梧州市共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4个,全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6个。

  

  

  栉风沐雨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2021年,梧州市应急管理局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殷殷嘱托,按照自治区党委赋予梧州发展的新要求、新定位,始终不忘初心,忠诚履职,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只争朝夕加油干,不负韶华谱新篇,深入推进应急管理改革纵深发展,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梧州“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梧州应急力量。(张 宇)


原文链接:http://yjglt.gxzf.gov.cn/xxfw/gsxdt/t8241560.shtml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