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创新体系补短板 解决实际产业难题
时间:2024-08-03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原标题: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基础研究热情 北京科技创新体系补短板 解决实际产业难题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然而,企业在基础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一度是我国创新体系的短板之一。记者从中关村科学城获悉,海淀区联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的海淀联合基金,探索“市-区-企业”出资模式,由企业“出题”、高校院所优势科研力量“做答案”,2024年该联合基金年度总规模首次破亿元,精准引导基础科学研究解决实际产业难题。
纳通科技集团是一家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核心业务涉及骨科内植入物、生物基材料等领域。三年前,公司做出了一个决策,出资参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该联合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市-区-企业”三级共同出资的方式,即市、区、企业按照1比2比2的比例进行出资。
基金支持的项目指南一经发出,就如同张贴了“英雄榜”,召集全市范围内的优势科研力量,解决区内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性瓶颈问题和基础前沿问题。
压茬推进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热情。作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2022年起,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率先试点。
中关村科学城科技发展处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成立以来,海淀联合基金规模越做越大,每年参与联合基金的企业从最初的3家扩大到了现在的12家,年度资金规模也从第一年的2400万元扩大到2024年的过亿元,累计出资已达2.764亿元。
在联合基金及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政策的推动下,企业从昔日的基础研究“局外人”变成了重要的“出资人”与“出题人”,产业需求与基础科研已形成充满活力的正循环。海淀联合基金的模式也推广到了北京市其他区。(记者 孙奇茹)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tszs42/265259/31206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 黄强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