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监管

期待更多“科技副总”从象牙塔走向生产线

时间:2024-08-03 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创新谈】

  ◎管晶晶

  最近,安徽省面向社会公示了今年首批“科技副总”拟认定名单。这数百名来自高校院所的专家,将被聘任到企业工作2年,每年在企业累计工作或提供服务时间不少于3个月。

  实际上,选派“科技副总”工作,近年来已在湖北、江苏、浙江、宁夏等地展开。从这些地方的做法看,“科技副总”项目一般由政府部门组织,先向本地企业征集“科技副总”岗位和技术需求,再从高校院所遴选专家,派到企业担任技术副总、研发副总等职务。专家平时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假期、周末或工作之余到企业上班,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按贡献大小获取报酬,并可享受科研成果转化收益。

  长期以来,科研圈和产业圈相互阻隔,是不少地方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和科研机构人才济济,但许多科研成果走不出实验室,落不到生产线,变不成现实生产力。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遇到技术攻关的难点、卡点、堵点时,又常常束手无策。“科技副总”项目的实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的关键一招。

  据媒体报道,不少“科技副总”到企业任职后,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传技术、解难题、搭平台、聚人才,帮企业实打实提升了效益。以湖北为例,“科技副总”项目实施后,两年内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0多项。而在浙江乐清,首批“科技副总”一年内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9项,企业产值平均增长15%。

  “科技副总”项目在让企业受益的同时,也让科技人才从中获益。除了实现“知识变现”,他们的市场意识、能力视野普遍得到提升,对科技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也有了更深了解。这自然有助于他们更好凝练科研方向,找准科研攻关的“山头”。此外,亲身参与市场的“摸爬滚打”,对于他们丰富教学案例、增强教学效果,也是大有裨益的。

  从各地的实践看,“科技副总”项目要取得实效,关键是人才选聘要精准,也就是要把企业真正急需的人派过去,做到专业对口、人岗相适,而不能搞成“拉郎配”。另外,人才到位后,企业也要尽力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和科研条件,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

  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科技副总”从象牙塔走向生产线,为企业创新把脉,为自身科研助力,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共创企业、人才、地方“三赢”的局面。


原文链接:http://gdstc.gd.gov.cn/kjzx_n/mtjj/content/post_44677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