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安徽日报】锌离子电池研究取得突破

时间:2024-08-27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胡林华研究员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策略,可以极大地提升电池充放电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能。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

  与传统锂电池相比,使用水基电解液的水系锌离子电池不仅降低了起火爆炸的风险,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同时制备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密封技术和无氧无水环境,在安全和环保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水系锌离子电池在商业化应用上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枝晶生长。枝晶是以树枝状形式生长的晶体,它们就像冬天里尖锐的冰锥,不仅“攻击性”强,还可能刺穿电池的“心脏”,使得正负极直接连接,引发电池短路失效。控制枝晶生长是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难题,该团队的策略是利用一种名为“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 能级”的分子特性,来筛选出能够稳定锌负极用的非牺牲性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他们就像是在为电池寻找合适的“保护剂”,以此来抑制锌枝晶的生长。

  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他们发现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添加剂能够满足“保护剂”的要求。这种化学物质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清洁剂、乳化剂等,还是日常生活中洗衣粉、洗洁精的主要去污成分之一。在实验中,该添加剂的使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循环特性,稳定性(电池的循环次数)提升了30倍,平均库伦效率(锌沉积/剥离的可逆性)也达到了98.15%,极大地延长了电池寿命、提高了电池性能。

  水系锌离子电池是一种具有巨大前景的储能系统,未来有望在削峰填谷、风光电配储、飞行器电源等领域落地应用。(记者 徐旻昊)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24590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