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舆情

深海科技与深海考古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

时间:2024-08-27 来源: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8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创论坛——深海科技与深海考古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50余家国内外相关机构近百名专家学者共话深海考古与深海科技发展。

  

  8月23日,第二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创论坛——深海科技与深海考古分论坛在海南三亚举办。

  国家文物局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表示,近年来,我们依托先进的深潜技术、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以及精密的水下考古设备,成功揭示了多个沉睡于海底的古老遗迹,6处深海沉船遗址。衷心希望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和同行朋友们能够继续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为深海考古与深海科技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这两个学科的交汇不仅仅丰富了我们对海洋历史的理解,还确立了中国在全球深海考古领域的领导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代表、教授夏泽翰认为,本次论坛为深入了解海洋考古和保护的最新进展提供了重要的机会。特别是海南海域水下考古学的进展不仅仅是重要的发现,更是中国深海技术与水下考古领域无缝融合的认证。

  

  东京海洋大学海洋人类学和航海考古学教授岩渊聪文作报告。

  

  与会嘉宾现场交流探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水下文化遗产国际委员会日本国家代表、亚洲水下考古研究所理事、东京海洋大学海洋人类学和航海考古学教授岩渊聪文表示,这次到海南参会,发现中国拥有如此多的高新科技,感到很吃惊,也非常高兴看到有这么多人关心深海考古和海洋保护。希望将来可以更多地开展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出现不少年轻面孔。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大三的学生肖琛涵分享了关于郑和航海图航迹复原的研究成果。即采用一种新方式计算模拟出郑和航海路线,对照其他国家的位置,沿着这个航线可以找到更多的沉船。这一研究猜想引起了在场许多嘉宾的兴趣并开展交流探讨。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学生肖琛涵作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海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教授SarahWARD(吴德赛)作报告。

  大连海事大学海洋考古与水下文化遗产教授SarahWARD(吴德赛)围绕“深海考古管理的挑战”作主题报告,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亚太地区水下文化遗产领域最杰出、最有经验的专家之一。吴德赛认为,这次会议汇集了考古、深海采矿、地球物理等各方面的专家,对于全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海南有很多相关的科技公司,这次参会认识了很多朋友,并进行充分交流,相信今后有机会合作开展一些考古项目。”吴德赛说。


原文链接:http://dost.hainan.gov.cn/kjxw/gzdt/202408/t20240826_37210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