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顶尖人才“引进来” 潜力人才“育起来” 各类人才“聚拢来” 建强科研队伍,激发创新活力
时间:2024-08-31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作者:佚名
顶尖人才“引进来” 潜力人才“育起来” 各类人才“聚拢来”
建强科研队伍,激发创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24年8月23日 第3版
人才是第一资源。8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专场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等有关“人”的问题受到关注。
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桥介绍,目前在江苏的两院院士有116人,全省国家级人才数量占全国1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65%的两院院士、40%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在江苏创新创业,为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从顶尖人才“引进来”、潜力人才“育起来”、各类人才“聚拢来”3个方面,加大力度做好科技人才工作。
对于顶尖人才引进,既完善支持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舒心环境,让更多顶尖人才来到江苏、爱上江苏、留在江苏,也探索扩大柔性引才方式,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来江苏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技术指导和成果转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针对青年人才成长过程中的痛点和重点,优化工作举措,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梯次培养体系,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的杰出人才。同时,筹划建设科技人才库,为引聚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资源保障。“我们将加强重点人才联系服务,进一步健全定期联络、定向对接、定人服务的科技人才精准服务机制,真正做到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办人才之所需,着力把科技人才聚到科技创新主战场和产业创新第一线。”张桥说。
一方面,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部署,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江苏,4所高校院所被列入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国家试点。去年,14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省级试点。此项改革明确激励和贡献导向的科技成果权属关系和使用权限,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因而受到科研人员普遍关注。
接下来,如何深化此项改革?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波介绍“解题”路径:加快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更有力地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建强技术转移专业化队伍,强化能力、业绩和贡献评价导向,完善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充分发挥技术转移人才的纽带作用,让更多科技创新的“变量”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发布会上,刘波还介绍了改进科技计划管理方面的打算。无论是在申报立项环节探索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直接委托等组织实施方式、精简申报材料,还是在经费使用环节推广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或是在结题验收环节扩大有关试点范围,允许试点单位自行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报表作为验收结题依据,都旨在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以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原文链接: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24/8/28/art_83499_113354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16李强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
- 2025-07-11 李强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 2025-07-09 李强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
- 2025-07-07 李强会见巴西总统卢拉
- 2025-06-30李强会见塞内加尔总理松科
- 2025-06-24李强同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会...
- 2025-06-18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
- 2025-06-16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