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舆情

处暑,余姚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时间:2024-08-31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随着处暑的到来,那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酷热终于步入尾声,预示着盛夏的“三暑”即将画上句点。

  近日,余姚市中华鳖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队对余姚全市的中华鳖养殖场展开了密集的水产品药物抽检。抽检内容涵盖了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涉及商品规格外塘中华鳖、中华鳖苗种等。在抽检的同时,团队成员还对养殖场的饲料、渔药及养殖记录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向养殖户普及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知识,强调了行业自律的重要性,要求养殖户们规范养殖行为,科学合理用药,确保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近年来,余姚市中华鳖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队与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紧密合作,针对中华鳖本地苗种培育成本高昂、养殖技术粗放、病鳖无害化处理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引进了先进的设施、创新的模式和技术,实现了养殖水体参数的实时监控,确保了养殖环境的最优化,从而提高了中华鳖的成活率和品质。他们还积极推广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模式,修订宁波市地方标准《中华鳖套养技术规范》,制定团体标准《余姚甲鱼》,在全市范围内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养殖理念。通过构建仿生态养殖环境,模拟了中华鳖的自然生长条件,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提升了中华鳖的免疫力和品质。同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了鱼鳖、虾鳖、稻鳖共生等复合养殖模式,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养殖的综合效益。他们定期举办中华鳖养殖技术培训班,共组织8轮全市性培训,培训农户338人次,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娴熟的技术人员授课,内容涵盖生态养殖理念、高效饲料配方、疾病防控技术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接下来,余姚市中华鳖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队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务实的精神,围绕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不断深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致力于为余姚市中华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宁波市科技局)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4/8/28/art_1228971343_590118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