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化工法制

安徽:中国科大新成果为火星探测提供蓄能

时间:2024-08-31 来源: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8月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谈鹏教授和肖旭博士后研发出一种火星电池,可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性能,有望应用在火星探测中。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通报》。

  火星自然环境复杂,大气由95.32%二氧化碳、2.7%氮气、1.6%氩气、0.13%氧气、0.08%一氧化碳构成,昼夜温差约为60摄氏度。基于此,该团队研发出一种火星电池,其独特之处在于放电时直接吸入火星大气作为燃料,极大减轻了电池的重量,为携带进入太空提供了便利。当电量耗尽后,电池可以利用火星表面的太阳能等进行二次充电,为下一次放电做准备。此外,团队还结合温度波动情况模拟了火星表面的环境,实现了能够持续输出电能的火星电池系统。

  研究表明,在0摄氏度低温下,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73.9瓦时每千克,充放电循环寿命达1375小时,意味着该电池可在火星上持续使用约2个火星月。火星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温度依赖性。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碳酸锂的生成和分解,火星气中微量的氧气和一氧化碳则扮演反应激发剂的角色,大幅提升二氧化碳的反应动力学。通过一体化电极制备和折叠式电池结构设计,最大程度增大了火星气的有效反应面积。该团队将电芯尺寸放大至4平方厘米,进一步提升了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

  据团队人员介绍,这项研究为火星电池在实际火星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开发固态火星电池,解决低压下的电解质挥发难题,并辅助热管理和气压管理系统,为未来太空探索中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原文链接:http://kjt.zj.gov.cn/art/2024/8/29/art_1228971344_590118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