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化工调查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采煤沉陷区浮床水稻在皖试种成功

时间:2024-08-31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日,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安徽省淮南市,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评估显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河能源”)全国首次试验的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浮床水稻获得成功,第一批早稻已完成头茬收割,亩产约280公斤。

  淮河能源在安徽省内的煤矿位于华东腹地、淮河两岸,因长期开采煤炭而形成的沉陷区呈现出“下沉深度大、沉陷范围广、稳沉时间长、地下水位浅、积水占比高”等特点。近年来,淮河能源与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密切合作,实施“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科研项目,探索将采煤沉陷区水面打造成“漂浮式绿色稻田”,拓宽采煤沉陷区耕地找回途径。

  淮河能源资环部生态修复监管高级主管蒋忠利介绍,“漂浮式绿色稻田”位于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凤栖湖公园西北侧采煤沉陷积水区,试种面积为50亩,包括纳米膜模式18亩,种养模式30亩和浮筒模式2亩,试种水稻品种6种。该项目于今年2月完成立项,3月底完成项目招标,4月启动现场试验,5月完成水面载体铺设、同步开展水稻育秧,6月完成水稻移植。

  淮河能源资源环保部专家陈晓辉介绍,该项目是企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开发各类非传统耕地资源的一次探索实践,通过把下沉的土地重新“抬”出水面,不仅填补了采煤沉陷区绿色治理的空白,也是沉陷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又一生动实践探索。(记者洪敬谱 通讯员王斌)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mtjj/1224679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42780号-88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