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迈出绿色低碳坚实步伐!GDP增速连续两季度居全省首位
时间:2021-12-10 来源: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指导下,我们投资1.2亿元引进了国际先进环保生产设备,在熔炼、浇注、制芯等环节安装了高效除尘器以及催化燃烧等治理设施,生产工艺、污染防治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中成为首批A级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以正常生产,配套客户的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大幅提升,上半年订单量增长了近40%,真正享受到了绿色低碳的环保红利”。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丁培进高兴地“炫耀”道。
这是11月18日记者跟随山东省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团在潍坊市采访时了解到的。在环保上舍得投入,换来订单的大幅增长,企业效益也随之变得更好,浩信集团的改变,是潍坊市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潍坊市聚焦“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大力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一线推动、真抓实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1月-10月,全市空气综合指数、空气优良率等4项指标改善率均为全省第一;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1.4%,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居全省第1位。
企业竞争力更强了,效益更高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潍坊是如何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焕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潍坊市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坚持每月研究生态环保工作,连续召开59次会议作出专题部署;16位市级领导每人包靠一个县市区,一线指挥、现场督导,督促抓实问题整改;49个市直部门、单位坚决扛牢生态环保责任,凝心聚力狠抓工作落实;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实施工业提标改造项目200余项,推动燃煤锅炉淘汰58台,累计实施走航监测6.65万公里,开展生态环境领域重点问题‘三清’行动,检查现场7250个,发现整改问题3874个,下发督办单230个,对68个单位进行了黄牌警示管理,以实招硬招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6月底前,完成钢铁、焦化、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10月底前,完成50座以上燃煤集中烤烟房清洁能源改造...... ”这是今年潍坊市环保整治任务的一部分,涉及产业之多、分类之细、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督促抓好落实,潍坊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环境执法处罚行动,仅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2363件,涉及企业600多家,罚款金额3.23亿元。
在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的高压态势下,环保达标成了企业发展的底线要求。而实施环保改造后,由于破除了发展障碍,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企业竞争力更强了,产品卖得更好了、效益更高了”,这是潍坊市企业家们的共同感受。寿光羊口镇辖区内的溴素企业,是寿光医药中间体和阻燃剂产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但生产过程中的异味污染导致当地环境空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坚持原有的发展模式只有死路一条,如果采用直接关停的做法,产业链下游的精细化工产业将面临毁灭性打击。”羊口镇党委负责人说。
为此,当地企业下决心进行技术改造,先后投入2.6亿元对全部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仅用10天就彻底完成生产工艺的迭代升级。在其他地区溴素行业纷纷关停的情况下,羊口镇溴素生产一枝独秀,每吨纯利润达到5万元,产品供不应求。
位于昌邑市的山东汉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因制药产生的含尘废气、发酵尾气、酸碱废气等污染严重,被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停业整顿。“以前生态环境局一来查我们就躲,像我们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根本耗不起。现在环保改造政府有近千万元的补贴,对企业发展是好事,我们抓紧改。”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先后投入环保改造资金7000万元,引进环保焚化炉和废气处理监测装置,实现了环保整改彻底达标。
抓发展必须抓环保,抓环保才能促发展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抓发展必须抓环保,抓环保才能促发展,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
为凝聚部门合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潍坊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委员会作用,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全国率先推行环委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划定环保“责任田”,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深入一线、带头推进。同时,明确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大环保”格局。
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全力推动制造业动能转换、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下气力改造提升化工、铸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技术改造为切入点,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企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水平。以产业链串联为核心点,加速形成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动力装备、汽车制造等5个千亿级,节能环保、绿色铸造等10个500亿级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鞠俊海告诉记者:“得益于日益提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潍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居全省第一位;实现营业收入5400.1亿元,同比增长34.9%,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祖领说:“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放在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高度,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的要求,突出绿色导向,综合施策、协同推进、源头治理,狠抓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等工作,加快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不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在寿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个个高端的实验室和一瓶瓶培育好的农作物果实引得大家啧啧称赞。“我们以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己任,集中攻坚现代农业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品种及新装备,充分运用生物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新技术提高蔬菜品质,抓好蔬菜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生产出真正健康、营养、优质的高端蔬菜,努力打造寿光蔬菜高端品牌,全面提升寿光蔬菜品牌竞争力。”寿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沂涛自豪地说。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新产业的培育壮大,潍坊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正不断迸发。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强告诉记者:“今年1月-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1.3%,居全省第一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255亿元,同比增长11.7%,居全省第一位;内资招商引资总体成绩全省第一位,新引进大项目数量全省第二位。全市GDP完成5006.8亿元,以2.6%的能耗增幅,支撑了11.3%的GDP增速,万元GDP能耗下降7.82%。”
迈出绿色低碳坚实步伐,高质量发展多点开花
潍坊市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正是山东省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见证。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山东省坚持腾笼换鸟的思路,将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6万亿元和7万亿元大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92.2万吨,约占全国减排量的十分之一,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超额完成17%的下降目标,煤炭消费量下降10.7%,由全国第二位退居第三位,煤炭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降低9.7个百分点,降幅快于全国3.6个百分点。
山东省充分发挥标准预见性和引导性作用,累计发布实施118项生态环境标准,构建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倒逼企业创新升级、产业转型变革,有效提升行业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将依法严格环境监管作为驱除劣币效应、维护市场公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差别化监管,打造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山东样本”,增强守法企业环境竞争力,并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不断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步伐,为产业加“竞争力”,为生态环境减“破坏力”。“十三五”期间,持续加大七大高耗能行业整合提升力度,高标准改进生产工艺和落后设备,全省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5%。创建9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石横特钢、玲珑轮胎等先后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工厂名单。累计创建7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基地数量全国第二。
在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方面,山东省不断壮大生态环保产业规模,培育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在污水处理、环保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出一批环保知名品牌、研发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山东省各地通过实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多点开花。蒙阴县立足山区自然资源禀赋,构建“兔-沼-果”、“果-菌-肥”和“农-工-贸”三个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北长山乡花沟村依托养殖业发展旅游业,利用旅游业反哺养殖业,仅渔家乐旅游一年就带来400多万元的纯收入;威海市华夏城大力培育以生态文化旅游为主的生态经济,景区年收入达到2.3亿元,吸纳周边居民创业就业1万余人,周边1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8%。
图为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高端差速器壳体生产线。
图为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轮毂后处理设备。
图为寿光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实验室。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112/t20211207_37968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21赵乐际会见越南国会副主席...
- 2025-08-20省生态环境厅党组部署20...
- 2025-08-19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
- 2025-08-18李强出席2025年全国生...
- 2025-08-15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 2025-08-14佳木斯市市长王铁:紧盯重...
- 2025-08-13张兴赢会见广西电网有限公...
- 2025-08-12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化工调查网 huagong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