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聚力创建创新型城市激发经济活力
时间:2023-03-04 来源: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近三年,泸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泸州、数字泸州、美丽泸州”,已顺利通过首批省级创新型城市评估验收。(1)智才集聚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实施“酒城创新人才聚集行动”“泸州高端引智计划”,打造国省级高端人才集聚平台25个,集聚各类创新人才4.7万人,其中两院院士(含柔性引进及项目合作)20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0人,博士或正高级人才1288人,研发人员10230人。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2019年以来投入财政科技经费14.35亿元,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揭榜挂帅和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人员和团队更多自主权、所有权,有效激发全域科技创新活力。(2)技术集聚丰富城市创新主体。聚焦企业“技术荒”难题,在全省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从高校选派225名科技特派员瞄准全市重点企业需求,定制研发课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步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造林、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升规升巨计划,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84家,较2019年增长68家;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家;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841家、较2019年增长4倍。预计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700亿元,较2019年增长282%。大力实施泸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2030行动,2022年立项国、省项目130多项,资金4000多万元。(3)要素集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全市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69个,近三年新增国家级平台13个、省级53个。通过“产研院+专项资金”双驱模式,吸引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带技术、带专利、带资源参与校市创新项目合作,目前实施合作项目255项,新增产值98.9亿元,成果转化利税达24.4亿元。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启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泸州分中心,建立集成“专家库、企业库、成果库、需求库”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2022年,已完成技术合同属地认定登记408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6.3亿元、居全省第三,较2019年增长2.6倍。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kjt.sc.gov.cn/kjt/lz1/2023/1/17/cbc980c6718f435bbb7573b9cdc787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
- 2025-07-24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七下...
- 2025-07-24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
- 2025-07-24李乐成调研检查防汛应急通...
- 2025-07-2411.23亿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