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加快数字建造 实现产业升级
时间:2023-06-10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3年6月7日 《陕西日报》04版
芒种时节,位于西咸新区、占地面积约350亩的陕建钢构集团钢结构加工制造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该基地可生产箱型、厚板异型、大截面圆管、桁架式桥梁、箱式桥梁等轻钢和重钢全品类构件,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制造基地。秉持陕建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及证券化的“四化融合”发展理念,该基地深耕钢结构专业板块,以推进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发展为目标,持续加快数字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和数字化管理模型,基地打造出“千里眼”和“顺风耳”,实现了对钢结构设计、研发、生产、检测及运输可视化的跟踪交底管控。通过与第三方机构联合开发全自动智能焊接机器人,该基地实现了一键式完成焊缝复杂的桥梁、建筑、机械等无人化自主焊接作业。
不仅如此,基地自主研发的圆管内隔板自动焊接工艺,将内隔板通过设备悬臂送入管内指定位置进行自动焊接,无须断开圆管或人员进入管内操作,即可保证焊接安全高效。基地研发的厚板T型接头全熔透焊接工艺,摒弃碳弧气刨和二氧化碳打底焊等传统工序,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实现成本和焊接应力“双降低”。同时,为持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性能,基地成立探伤小组,以自检互检的形式进行定期全断面无损探伤,对探伤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和分析,即使是构件内部的细微损伤也要做到100%检验合格。基地以“技术引领生产”为理念,坚持“设计先行、样板引路”。通过设计会审、质量交底、过程管控、出厂终检、质量反馈等形成闭环管理,实行“每日巡检跟踪制度”,对各类钢构件进行逐一分析和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基地已引进最大加工厚度为80毫米的PLD3016N数控钻床等重钢加工设备,可焊接重量达120吨的钢构件。基地克服了部分构件截面过小、空间弯曲、需控制变形等加工难题,同时引进U肋板肋装配组立机、U肋板肋反变形胎架焊接机等桥梁加工设备,可生产钢板厚度150毫米、单根70吨以上构件。2022年,基地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西北地区技术实力雄厚的装配式智慧工厂之一。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3087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