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新闻:“三项改革”政策解读⑦|加大科技金融支持
时间:2023-06-18 来源: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2023年6月13日《群众新闻》
2022年3月以来,陕西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为进一步推动“三项改革”做实见效,形成“小切口大突破”的放大效应,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省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12月印发了《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十条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十条措施》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省科技厅围绕《十条措施》进行了逐条解读,帮助各试点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进一步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切实享受政策红利。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
政策规定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金融投资更早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进一步丰富产投、创投、风投等金融产品,探索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满足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资金需求。
政策解读
1.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天使投资是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实现技术资本化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建立天使投资基金群,吸引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专业化机构,加大对“三项改革”项目的支持,促进金融投资更早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2.进一步丰富企业间接融资渠道。借助银行机构、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等,开发服务于“三项改革”的金融产品,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支持企业研发活动,缩短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距离。
3.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知识产权证券化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杠杆融资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使知识产权所有者获得更多的资金。聚焦产业园区,强化“政企银保服”联动,积极行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深入基层,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汇集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资源,广泛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对接,提升服务内涵和对接实效,更好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4.政府引导激发金融活力。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对贡献突出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投资转化科技成果。
政策亮点
1.深挖“第一桶金”,搭建科技企业融资鹊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陕西近期登陆资本市场企业核心技术均源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企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资回报慢,但回报倍数高的特点,引导金融资本关注原创技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专业化投资机构亦可在企业管理、战略规划、市场对接等方面给予企业合理建议,协助企业做大做强。
2.多点开花,完善多层次融资环境。我国企业外部融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定制化产品、科技特色分支机构、制定普惠性政策,可极大程度方便企业完成小规模融资,缓解短期流动资金压力。同时,随着科技保险逐步发展,也成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方降低失败风险的又一重要工具。多层次融资环境的完善,让科技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发展需求、融资成本等因素,合理择优选择合适的融资工具,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潜力。
原文链接:https://kjt.shaanxi.gov.cn/kjzx/mtjj/3090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