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节能降碳宣传周--天津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网络展播③ “智慧能源双碳服务平台”
时间:2023-07-16 来源: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佚名
7月10日-15日为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天津市科技局定于局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组织“2023·节能宣传周--天津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网络展播”活动,为宣传我市节能降碳科技成果,
今天展播的技术名称:
智慧能源“双碳”服务平台
1.技术提供方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产业集团的直属单位,成立于2004年6月,以智慧能源服务运营为主营方向,提供电力数字化应用、智慧物联应用、智慧车联网、智慧运营等服务。在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方面,自主研发“智慧能源+‘双碳’”系列产品,面向政府、电网、社会等多方主体提供以能源为基础的绿色低碳服务。
2.技术简介
技术领域为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已取得3项发明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1 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平台采用标准云架构模式,以电气设备指纹提取、负荷用电细节数据预测、综合能效分析与计算、异常用能分析等高级算法为核心基础,聚焦电力系统全环节碳硫精准计量追踪与客户侧用能系统低碳运行技术的开发应用,通过集成区域范围内能源基础设施及独立管理系统,全面整合了电力、水务、燃气、政府、社会等多方数据,实现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数据的实时感知、传输、整合、分析以及“碳”数据应用开发。
图2-3-1平台工作原理图
提供大屏监控、Web端应用和移动APP服务三种对外服务手段,解决了各能源子系统业务相互独立、碳排放管控数智化程度低、碳达峰实现路径缺少评估、碳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碳减排缺少专业指导等问题。构建了基于“能-电-碳”模型的碳排放监测、碳达峰评估与碳排放预测等系列数据产品,实现从初步“观碳”到深度“感碳”再到前瞻“算碳”的跨越发展。
2.2 技术成果适用性
该项技术产品主要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智慧“能源+‘双碳’”一体化服务,以信息平台技术有效推进能源、资源、环境管理水平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使用中无特定条件限制。
2.3 技术创新性及先进性
技术创新方面:(1)提出了基于扩展IEC-CIM的数据治理标准规范,支撑多场景下综合能源数据的语义一致性融合,解决能源系统数据模型不统一、数据不互通的问题。(2)提出了云边协同与模块化微服务架构,解决多粒度对象多模态能源数据高效可视化需求,支持云边端混合架构下不同层次可视化分析及应用的快速响应。(3)提出了综合能源智慧应用平台主动推送算法,实现集精准感知、情势推演、智能响应等功能于一体,支持综合能源能效分析、负荷调控等多种场景定制化服务。(4)提出了计及多能源耦合损耗的综合能源调度模式,破解了电-气-热-冷耦合的异质能流模型差异大、大规模系统无法高效可靠求解的难题。(5)提出了差异化“能-电-碳”因子转换碳排计量、“电-碳”预测模型等,构建全量电力数据与社会生产的活跃度关联,解决跨行业能源数据缺失的难题。
技术先进性方面:与当前市场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社会平台立足点低、综合效益弱;政府平台的服务对象与应用场景具有局限性,数据不易共享;能源企业平台主要为内部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社会互动性较弱。相较下,该产品具有平台定位较高、用户服务全面、数据资源广泛、业务支撑高效、信息安全可靠这五大核心优势,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明显先进性。
2.4 节能减碳或污染防治效果
构建能源碳排监测算法,提供区域能源碳排数据和能源碳排热力图,直观反映区域能源碳排情况;以能源碳排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辅助判断区域处于碳达峰哪个阶段,为开展“双碳”对标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以区域历史GDP、用电量、清洁能源占比等数据为基础,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能源碳排放趋势预测。建立“电碳”指数,提供重点行业碳电强度分析、同行业企业碳电强度分析、企业与行业碳电强度对比分析,形成一套碳电强度分析可视化电碳生态地图,衡量区域、行业不同用能主体电气化程度,指导区域提升能源消费侧的电气化水平和节能提效水平。根据实际应用案例测算,典型园区(楼宇)用户可实现节能20%。
3.技术示范情况
目前,相关技术成果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10余地市成功应用,形成了大规模、多主体、可支撑全国范围的能源综合服务能力。主要应用案例为上海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项目,投资千万级,于2018年正式启动,2019年3月5日1.0版本正式上线试运行,2021年5月30日平台升级为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并上线运行,接入企业6500余家,覆盖行业19大类,入驻用户171户,其中2家政府机构,能源用户149家,能源服务商13家等,陆续推出电力经济指数等一系列“能源+”数据增值服务,累计服务企业48家。
图2-3-2平台碳排放检测界面
联系人:社农处樊少杰022-58832812
天津市科技局
2023年7月12日
原文链接:https://kxjs.tj.gov.cn/XWDT4045/KJDT555/202307/t20230712_63504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
- 2025-07-24贵州通信管理局召开遵义市...
- 2025-07-24重庆通信管理局召开行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