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创新港: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协同转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3-09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衡水创新港紧紧围绕“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发展定位,突出“京研冀造”发展模式,立足自身产业规划和区位优势,积极构筑承接平台,走好“北京研发、枣强转化”创新发展路径,相继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岳鸿智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落户衡水创新港,该公司与京津多家重点院校和科研中心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创新,与天津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
河北岳鸿智机总经理王爱国介绍,全位置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获两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多项,性能优于国外产品,并应用于国家油田管道项目。2022年在国家创新大赛中,高专制造组获优秀企业奖。现在正在加紧生产的是东非原油项目订单。
岳鸿智机是枣强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优势,实施“京研冀造”发展模式的企业之一。
枣强县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发挥衡水创新港“技术创新+产业培育+产业基地”的全链条孵化平台作用,采取研发人员、机构在京津、在院校,试验室、生产在衡水创新港的模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产业项目转移,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在枣强转化,既有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时间,尽快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又有效带动枣强科创水平的提升。
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32家,园区企业获得专利数达到93项,其中,承接北京转移转化项目15个、津冀转化项目4个、深圳转化项目2个,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拓展。
衡水创新港副指挥长张庆六表示,下一步,衡水创新港将着眼产业布局,构建适应协同创新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双招双引”,主动对接京津产业外溢,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招引一批电子信息、工业设计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项目和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在推进实施“京津研发、枣强转化”上实现更大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sxkj/hs64/300256/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8-07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
- 2025-08-06纵深推进规范执法与精准监...
- 2025-08-05齐齐哈尔召开生态环保重点...
- 2025-08-01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
- 2025-07-30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
- 2025-07-28李强出席2025世界人工...
- 2025-07-24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 2025-07-24宁夏通信管理局开展数据中...